由ABS至ESP的演变——汽车安全进化史

2014-02-14 16:18 来源:电子信息网 作者:蒲公英

引言:今天,汽车已经成为很多人出行的代步工具。现在消费者购买汽车时,都考虑哪些因素呢?在高速公路上的行驶速度是否在考虑范围内呢?安全系数高低也是重要的参考因素吧?

1_副本

其实在最初发明阶段,汽车安全并不是作为最主要性能考虑的,或者说因为当时的技术,想快也快不起来。重量大,加之没有足够大马力的发动机,导致汽车无法飞速前进。夸张的说,也许还没有现在百米跑运动员的速度快呢。连风挡玻璃都没有的汽车,在当时就更加不涉及到安全技术的问题了。

随着消费者安全意识的逐步提高,各大消费厂商也将产品安全性能的差异化竞争蔓延成核心竞争力之一。汽车厂商也不例外。

在科技发展突飞猛进的今天,发动机马力越做越大,奔跑时速越来越快,城市道路上几乎是车满为患的状态,交通事故与车祸的发生率也随之增大。而且伴随着消费者安全意识的逐步提高,各大消费厂商也将产品安全性能的差异化竞争蔓延成核心竞争力之一。汽车厂商也不例外。

安全行车重要指标——ABS(自动防抱死刹车系统)由来

逆流而上追溯到20世纪,1936年博世注册了一项防止机动车辆车轮抱死的“机械”专利。

Teldix公司在1964年开始研究这个项目,1964年Bosch公司再度开始ABS的研发计划,最后有了“通过电子装置控制来防止车轮抱死是可行的”结论,从此历史上一个新的名词诞生了——ABS(Antilock Braking System),有效地解决了制动时车轮抱死的情况。

1 2 > 
ESP ABS 汽车安全

相关阅读

暂无数据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