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4年慕尼黑电子展上,飞思卡尔透露了他们未来在MCU领域的发展重点,现行的8位和16位市场将逐渐被32位取代,国内的一些厂商也会有所动作。
总的来说,是市场的需求推动了MCU的更新换代,也就是说32位芯片的兴起可以说是客户需求的体现。在飞思卡尔决定全力下重注32位微控制器(MCU),新推Kinetis E0x系列,将全面紧逼8位/16位MCU在家电和工业等传统应用市场。继飞思卡尔后,国外如爱特梅尔、恩智浦、微芯科技和德州仪器,国内如新唐、合泰半导体等知名MCU厂商,纷纷在导入基于ARM Cortex-M0+架构的32位MCU,并透过提高ROM容量和RAM读写速度、高度整合外设接口资源与相对高性能低BOM价格等优势,全力抢攻现今8位/16位MCU既有的家电和工业市场商机。
飞思卡尔全球微控制器产品市场部经理陈丽华
此次飞思卡尔推出的芯片是完全针对中国市场的。飞思卡尔微控制器部苏州设计中心总监万郁葱指出,新款飞思卡尔 Kinetis E0x系列MCU专门针对中国市场而定制,适合应用于白色家电与工业马达电机,以及在高电气噪音环境中运作的设备等。大间距的封装与高抗干扰(EMC)、高静电放电(ESD)保护可用于简单的单层PCB板设计,减少外部电路保护元件的需要,如此可带来较低的系统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