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这两天闲来无事大胆设想了一下无线充电以后会发展到什么程度,借本文和网友分享一下。
目前无线充电采用电子谐振原理,来传输能量,采用RFID技术来识别被充电设备,目前存在的问题:
1.距离短只能放在充电板上才可以,(实验室距离做到了2KW 2m可是走出实验室还需要时间啊);效率低最高只有75%左右吧;
今后无线充电展望:
1.无线充电发射距离就像无线路由器一样一个充电器范围在400m左右;充电访问也采用像路由器一样的验证方式,在笔记本电脑或,手机上发现充电站信号,然后在输入密码验证OK后就能充电;所以以后家里边一个充电站就能覆盖所有的用电器,手机,MP3,电脑,音箱,等等;
2.在外面出门的时候,充电站能放在车上,车周围400m范围都能有充电信号;
3.在没有车,没有充电站的地方,大的公司比如移动联通可以使用大功率的充电站,收费充电;
4、将来可能会往电池上去发展,比如不用充电的电池,加点水或别的东西就有电了,甚至什么都不用加,直接利用空气中的某种气体就能产生电能。还有就是尽量降低设备的耗电量。
要是上面的都能实现的话,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就能完全摆脱电池的限制了。
小结:未来的发展在业界猜测最多的不外乎两个方向,一定向能量传输,也就是能量波束集中在比较小的面积上;二是自适应远程谐振传输,核心技术是无限接近谐振点,让传输能量的谐振尽可能的大。所有的技术都是在电磁方程式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无线充电技术是未来可以预见的且有长足发展的领域,目前很多技术在军事领域已经成功应用,但到民用或许还需要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