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业设计理念不断冲击下,越来越多的国内手机品牌也逐渐开始注重“材质”和“工艺”,先是老罗的“锤子”,后是雷军的米4。昨天,一场主题为“一块钢板的艺术之旅”的发布会在北京举行,小米公司正式发布小米手机4,它被称为小米公司创业四年的代表作。
与以往稍有不同,雷军这次更强调了小米的“材质”和“工艺”,米4首次采用金属材质,雷军用“如婴儿皮肤一样的触感”来形容它的金属外框。
不过,精致归精致,米4并没有丢掉小米手机“高性价比”的产品定位,它搭载了骁龙801四核、2.5GHz处理器、3GB内存、16/64GB高速闪存、5英寸屏、3080毫安锂离子聚合物电池、以及800万/1300万的前后置索尼摄像头。
虽然不少业界人士出声,称小米4并没有“最尖端”,骁龙801已是常见、3080毫安电池并无优势,304不锈钢是业界通用材质等等,但是看看米4的定价——16G版1999元,64G版2499元,同比其他产品已然是“性价比”最高的了。
除了小米4,发布会上首款可穿戴设备小米手环也正式亮相,小米手环采用了铝合金表面,使用激光微穿孔,并有多种颜色和材质可以选择。小米手环配备了最低功耗蓝牙芯片及加速度传感器,可实现续航30天的超长待机,是普通手环的5倍,防水等级IP67,售价79元。
透过产品看市场,2014年是小米发动战略升级的一年,小米在制造新的门槛,有三大关键信号:一是软件过去卖的是体验,今年开始卖生态,手机上另一个水和电的平台;二是硬件过去卖的是高性价比,小米4从玩坏一块钢板做起,要拼工艺其实是拼供应链,这次富士康和赫比光进CNC的机器就投资19亿;三是小米手环背后,是小米要开始拼硬件生态。不是小米一个公司在战斗,而是一个硬件生态在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