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英特尔宣称计划将PC芯片与移动芯片部门合并,这项计划于2015年执行。在新组织结构里,英特尔将成立一个名为客户端计算集团的新部门,移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芯片的销售也将由该部门负责。此举正值英特尔这家长期主导PC和服务器芯片市场的巨头,在移动芯片领域无法实现突围的尴尬局面下实施的。对于营销智能机和平板电脑芯片方面,英特尔远远落后使用ARM的竞争对手。那么,此次合并能够让英特尔实现绝地反击,能否打个漂亮的翻身仗呢?
尴尬的英特尔芯
据英特尔今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其移动和通信集团营业亏损金额高达10亿美元,营收却从去年同期的3.53亿美元萎缩至只有100万美元。英特尔移动部门业绩不佳主要源于该公司追求在今年完成搭载旗下芯片4000万部平板电脑的出货目标,这需要英特尔向客户支付特别补贴。从这里可以看出,英特尔移动芯片的销售正在陷入一个颇为尴尬的局面——过分依赖于英特尔的补贴,一旦补贴不再,芯片的销售就会立刻陷入僵局。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难看的局面的呢?
首先是英特尔入局太晚。移动处理器市场已经被采用ARM技术的英伟达、高通和联发科瓜分殆尽。此外曾有传言称苹果的iPad最初有意使用英特尔芯片,但最终因为种种问题而不得不放弃。
然后兼容性问题。虽然日前英特尔宣布采用英特尔芯片的安卓设备已经可以兼容超过90%的安卓应用了,但在英特尔移动芯片上市之初,其糟糕的兼容性让选用该系芯片的厂商叫苦不迭。最终导致了高端手机厂商集体弃用,仅有宏碁、戴尔这样的老牌电脑厂商一直对英特尔痴心不改,继续在自家的手机、平板内使用英特尔芯片。
最后是错误的市场定位。最初英特尔试图利用自己在计算机芯片领域的领导地位以及自己高端大气的品牌形象来打开高端手机平板市场,但由于功耗与兼容性等方面的问题,结果失败了。残酷的现实使得英特尔一头扎进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开始与华强北的小型贴牌厂商展开合作,这最终又造成了英特尔品牌形象的下降。而且受到来自联发科、瑞芯微和中芯国际等在低端市场的联合打压,英特尔不得不走上了以补贴换销量的不归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