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数近场通信(NFC)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2013-08-16 16:33 来源:电子信息网 作者:和静

近场通信(NFC)是一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可用于支付零售交易和其他数字交换业务。许多智能手机和一些平板目前已经配备了近场通信功能,日本和韩国多年前已将其广泛部署于交通换乘和小型零售采购业务。欧洲、印度和美国正处于近场通信支付业务的试行阶段。

\

智能手机中的近场通信芯片可以用来与其他具备近场通信功能的设备进行通信。该技术以双向模式工作,允许信息的双向传输。这意味着银行可以通过配备近场通信功能的智能手机,向商家发送电子支付授权,而商家能够通过近场通信支付终端向手机发送收据或者将来可用的购买优惠券或其他推广活动。

近场通信智能手机也可以用来读取电子标签(可以在标识上附加小型NFC芯片来传输信息)交换音乐和其他数据文件。例如,三星Galaxy S III智能手机使用其Android Beam功能,可以使用近场通信开始蓝牙数据传输。

近场通信如何工作

近场通信技术基于无线射频识别(RFID),采用ISO/IEC标准,于1983年申请专利,2003年获批为ISO/IEC标准。诺基亚、飞利浦和索尼公司于2004年开办了近场通信论坛,旨在促进近场通信技术和设备的规范性,目前已有超过175个公司加入该论坛,包括发放信贷的银行、无线运营商和移动设备制造商。

配备近场通信功能的设备必须在4厘米范围内通讯。并不像一些广告中展示的,不需要物理接触即可实现信息共享。

将两个含有近场通信芯片的设备放在一起(短距离无线传输),并启动磁感应,类似于多年来使用的的感应卡或门禁卡。一旦两个设备成功连接,它们将通过未经授权的13.56兆赫无线电频谱频段交换数据(频谱与超短距离无线射频电子标签和非接触式智能卡相同),传输速率相对较低,可达424kbps。

近场通信支持加密,同时设备必须近距离通讯也进一步增强了安全性,因为黑客在如此短距离条件下截获无线电信号机率非常小。近场通信比蓝牙无线技术更为省电,目前已经有这方面的初步研究,主要研究智能手机在持续使用近场通信的条件下,电池能支撑多久。

1 2 > 
NFC 短距离无线通信

相关阅读

暂无数据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