嘀嘀快的获150亿美元巨额融资 实至名归

2015-06-30 09:27 来源:电子信息网 作者:铃铛

打车软件之间的战争非但没有停止,还大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在近期Uber获得10亿美元融资之后,嘀嘀快车迅速做出反应,宣布其在最近也获得了资金支持——一项15亿美元融资案获超额认购,不仅如此,嘀嘀快的还计划将融资规模进一步增加。

消息人士说,嘀嘀快的新一轮融资或超20亿美元。而估值将拉升至130亿美元—150亿美元,比今年年初提高一倍。要知道它的前身,嘀嘀与快的成立不过3年。印象中,本地互联网企业,似乎只有小米有这种速度。

不过,这应该也不是多惊奇的事。3个月前,几位熟悉嘀嘀快的的朋友透露一个细节:合并前,两家公司内部有些人对自家期权还看不上,据说10多美元都没人要。结果刚一合并,很快翻4倍,买不到了。这公司未来很可能创下类似阿里上市前后内部股票各种悲喜剧故事。

按现有发展速度,150亿美元估值上限,未来几个月会被大幅刷新。唯一称得上对手的Uber,全球规模仅为它1/31/6,中国市场仅为它1/10,估值已达500亿美元。一旦嘀嘀快的补足国际化短板,有望创下新的小米传奇:一年多,估值从100多亿美提升到450-500亿美元。

嘀嘀快的,到底是一场资本游戏,还是一个巨大市场价值的真实体现?我当然认同后者。它能获得资本青睐、估值大幅提升的逻辑,在于以下5个方面,即:巨大的趋势与风口、清晰的愿景、应用场景驱动的商业模式、业务创新与研发能力、成长性。

清晰的愿景:一个巨大的移动交通平台

趋势中的企业很多,并非都能清晰描绘愿景。有的企业将故事当愿景,那不过战术、工具及过程。我们看到太多互联网公司将故事当愿景玩,讲了一章一回、玩了一票就走人。

嘀嘀快的愿景描述经历了一个过程。最初定位于打车软件,像是一个工具,不是愿景。合并后,它定义为一站式移动出行平台,显然围绕C端描述,体现了第一个阶段成长特征,但并不完整。这个行业,车、人、物、各种线下服务不可能真正分开。

最新描述里,它被定义为移动交通平台。移动、交通、平台三个要素完备,分别对应着时代特征、具体领域、公司组织演进,比较清晰、完整地描绘了愿景。这里的交通,不是单纯的民众出行,而是一种大物流概念,覆盖人、车、物及服务,是一个庞大的O2O平台,市场更为广阔。

愿景不同于故事,必须有召唤力与可行性。清晰描绘愿景的能力就是企业核心竞争力。

趋势决定了行业成长性,愿景决定了具体企业的成长高度。新的定义反映了嘀嘀快领导层的战略高度,目标是成就一家以移动时代的各种方案化解社会大物流难题的平台级企业。它标志着嘀嘀快的已进入新一轮发展阶段,展示出定义未来的信心。在投资人眼中,清晰的愿景往往意味着公司运营步入成熟期,未来回报预期更为稳定。

1 2 3 > 
嘀嘀 快的

相关阅读

暂无数据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