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kazo是一款利用特殊的神经算法把快照变成艺术作品的应用。
许多孩子天生就是艺术家,他们的蜡笔画被父母挂在冰箱上。随着年龄渐长,他们往往失去用艺术表达自我的自由灵感。当一个同事说她整个周末都在涂涂抹抹时,大部分人不会认为她在画画,而是以为她在粉刷房屋。
让手机摄影爱好者能够把自己的照片与名画模式相融合,从而创造出独一无二的数字艺术作品,这种天生的才能是人工智能(AI)设计师植入 Pikazo应用的一个特点。
Pikazo是在被其创始人称作“深度神经网络”的基础上开发的,这是一个模仿人脑和神经系统的计算机系统。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并通过强大的英特尔计算性能而实现,这款应用让人们重新获得自己与生俱来的创造力并创作出具有大师风范的艺术作品。
与那些在人们记忆中转瞬即逝的Snapchat或Instagram图片不同,Pikazo所创作的作品更像是艺术品。
Pikazo联合创始人Noah Rosenberg表示:“人们会说:‘哇哦,我想再看看这幅图。
Pikazo之所以独特,是因为它不只是对图片进行过滤。相反,这款应用的神经网络会以意想不到的方式重新安排原始图片的元素——就像把面孔重铸到抽象肖像中。
Pikazo利用这种神经风格传输算法,把一个图片的风格融合到另一张图片中,从而创作出全新的作品——这个作品既有两幅原始图片的神韵,但是又与原图有天壤之别。
来自人和机器的艺术——它的运作原理是什么
Pikazo应用融合的两张图片,一张图片是“被画的”主题(例如一张自拍),另一张图片则显示画图的风格——可以是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也可以是毕加索的立体主义风格。
Rosenberg解释道:“如果我给它一张我的图片,再给它一张梵高的《星空》,它就会把这两张图融合到一起。”
这就是它的运作原理。神经网络,或者模仿人脑的软件,包含经过训练可识别图片的探测器层。当Pikazo识别一个具体形状时,它激活一个特定的神经路径。检测器层让它能够对一幅图片进行深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