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2025年9月9日 /美通社/ -- 2025年9月3日,国际独立第三方检测、检验和认证机构德国莱茵TÜV大中华区(以下简称"TÜV莱茵")在深圳举办"数字智能时代汽车行业机遇与挑战"研讨会,会议围绕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背景下汽车行业面临的关键挑战,从功能安全、网络安全、预期功能安全、AI合规与ASPICE等标准出发,将标准化要求转化为最佳实践,为企业的安全合规保驾护航。
TÜV莱茵大中华区工业服务与信息安全总经理赵斌在致辞中表示:"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正把全球汽车产业推向新的拐点。对车企及其供应链而言,技术升级已成行业共识,真正的挑战在于同时实现安全、合规与效率——硬件、软件、网络及AI(人工智能)在全链条高速运转的同时,确保每一步都符合法规要求。"
TÜV莱茵大中华区工业服务与信息安全网络安全专家郭方方分享了ISO 21434网络安全产品评估的最佳实践,深入探讨了风险评估机制,并全面解读了安全验证方案。
TÜV莱茵大中华区工业服务与信息安全人工智能与自动驾驶安全专家陈佳祺针对SOTIF(预期功能安全)功能不足与触发事件库的建立与评估议题展开讲解。她指出了FI/TC*分析中可能面临的痛点,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同时强调了FI/TC*评估环节中的关键要点。
*FI/TC :FI(Functional Insufficiency),在无故障(no-fault)条件下,系统因功能/能力本身的局限,无法在指定 ODD 内满足安全相关性能目标的状态。TC(Trigger Condition),指触发系统非预期行为的特定场景条件(如极端天气、传感器遮挡)。
TÜV莱茵大中华区工业服务与信息安全软件过程专家李艳通过实际案例,向与会者介绍了量化过程管理的必要性,以及过程量化的研发过程管理经验。
TÜV莱茵大中华区工业服务与信息安全软件安全专家刘榕重点探讨了智能驾驶ISO 26262软件评估的相关内容,特别介绍了基于智驾产品特性而引入的新型软件模块化评估方式,并对智能驾驶法规进行了深入解读。
TÜV莱茵工业服务与信息安全汽车功能安全与自动驾驶全球负责人Stefan Goi对ISO PAS 8800标准进行了全面分析。该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2024年12月发布的全球首个针对道路车辆领域人工智能安全的权威标准,成为汽车人工智能安全领域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他强调ISO PAS 8800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与ISO 26262(功能安全)和ISO 21448(预期功能安全,SOTIF)形成了有力的补充,共同构成了应对AI(人工智能)系统独特安全挑战的完整方法论。
作为全球领先的技术服务商,TÜV莱茵是较早在中国开展功能安全和网络安全业务的国际第三方认证机构之一,并作为核心编委会成员参与了相关标准的制定。在汽车功能安全和网络安全领域,TÜV莱茵的服务涵盖ISO/SAE 21434、ISO 26262、ISO 21448、ISO PAS 8800、Automotive SPICE、GDPR、渗透测试等,致力于为整车厂、零部件和软件供应商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支持智能网联汽车的安全、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