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坐过飞机吗?乘坐飞机时需要将手机等移动电子设备保持关机状态,这是再普通不过的常识了,那你是否调成过“飞行模式”,而没有关机?据调查,美国、欧盟、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已经明确指出,飞机飞行过程中“可以使用手机,但需要调成‘飞行模式’”。在我国,虽然各大航空公司已开始研究飞机WiFi的使用,但出于飞行安全考量,手机仍被列为严禁使用的电子设备,冲出政策的红线,解禁与严控仅仅是一步之遥。
起降时使用手机风险最高
根据国际惯例,包括手机、笔记本电脑、iPad、MP3、游戏机等便携式电子设备不允许在1万英尺以下的高空使用,而当飞机到达1万英尺之上时,除手机之外,其他的电子设备都可以使用。为何这么规定,我们被告知的原因只有一条:理论上它们可能会对飞行仪表造成干扰。
多位民航专家告诉记者,飞行过程中,飞行员利用机载无线电导航设备与地面导航台保持实时联系,控制飞行航线。飞机在达到巡航高度平稳飞行时,距地面6000至12000米,此时手机接收不到信号,无法使用。而在起飞、降落过程中,由于高度较低,手机能够与地面基站取得联系,对导航系统的干扰最为严重。如遇到能见度低的情况,飞机需要使用仪表着陆系统进行降落,此时跑道上的盲降台将向飞机发射电磁信号以确定跑道位置,不关手机就有可能带来严重干扰。
移动电话不仅在拨打或接听过程中会发射电磁波信号,在待机状态下也会不停地和地面基站联系。在手机搜索信号的过程中,虽然每次发射信号的时间很短,但具有很强的连续性。所以手机发出的电磁波就会对飞机的导航系统造成干扰。
相较于对飞机通讯系统的影响,在飞机上使用手机对手机地面基站的影响却是显而易见的。当手机用户从一个区域移动到另一个区域,就需要重新选择并切换基站,这个过程是需要计算的。当旅客在飞机上使用手机时,由于飞行速度很快,过区切换会非常频繁,这样会加重基站的工作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