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外企业选择跨洋来中国淘金。近几年流行起来的3D打印技术就是其中较为典型的例子,在今亚洲3D打印、增材制造展览会(简称TCT)上,汇聚了来自全球的多家领先3D打印企业。通过本次展会,人们的得以全面立体的了解这个新兴的行业,以及这项技术能为人们生活带来的改变。
展览红红火火,同期举办的TCT高峰论坛同样为业内人所乐道,特别是医疗与齿科板块的分论坛对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所产生的巨大影响更是不容忽视。
“骨科植入体,是目前3D打印医疗应用最大的问题,这是TCT医疗板块今年最重点的议题,也是最有争议的内容。”TCT会议策划总监JamesWoodcock先生说道。
在制造定制化的植入物时,传统的方式往往特别费时和昂贵,而3D打印就灵活多了,其资金需求被限定在一定范围,设计复杂性降低,从而使个人定制得以实现。显而易见,定制产品会让病人更加舒服,恢复得更快。骨科医生可以通过自定义形状优化应力在骨骼上的分布,并提供更好的适应性,同时消除了外科医生在手术之中进行手动处理的需要。大大降低了手术失败的风险性,并且手术时间和总体成本也被降低了。
“中国是目前全球3D打印业务增长最快的区域,有很多课题都是中国首创的,特别是在医疗植入领域;但现阶段,我们的行业标准还没有形成,然而创新和风险是个孪生体,需要在摸索中与时并进,这就成了TCT组织这个论坛的初衷。”JamesWoodcock补充道。
3D打印医疗器械具有一定的产品风险特点,同时受质量体系控制要点的制约,加上其他各种因素形成了目前我国3D打印医疗器械行业现在的窘境:民间早有医院在用3D技术打印医疗器械,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还没有批准过3D打印医疗器械上市。“我们看到一个新闻标题是‘中国首例3D打印什么的手术’,我就转给CFDA看,这个你们管不管。”上海交大著名数字化医疗的专家王成焘教授对于现在的3D打印医疗应用状况充满困惑,“这些手术我们不是不能做,我们技术上完全可以实现,但是CFDA没有具体法规,我们也就很难推进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