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新型三频带通滤波器是如何设计的

2014-09-17 10:35 来源:电子信息网 作者:云际

基于WLAN(无线局域网)和全球微波接入互操作(Wimax)的迅速发展,未来无线通信的主导方向势必是多频通信系统。本文就将分享一种新型三频带通滤波器的设计方法,以实现所需要的三个谐振频率。

传统的三频带通滤波器的设计与分析

传统的三频带通滤波器通常采用阶梯阻抗谐振腔(SIR),通过调节阶梯阻抗微带线的电长度和特性阻抗,实现三个谐振频率,这种方法设计过程较为复杂,而且需要采用高阻抗微带线才能达到设计目标,这会使设计中的高阻微带线过细,导致加工困难,影响滤波器特性。

新颖的倒F型枝节加载开环谐振腔的设计与分析

1、结构

结构如图1所示,利用外围尺寸La确定谐振腔的基本谐振模式后,只需要通过调节枝节的长度L1和L2及位置Ls和L3,就可以把谐振腔的高次谐振模式调节到所需要的位置,从而实现三频带通滤波器的设计,而不需要改变微带线的宽度,来有效避免使用太细的微带线进行设计,最终使三频带通滤波器的加工更加容易,有效减小加工误差。

2、仿真

对该谐振腔利用软件AnSOFt HFSS进行仿真得到其前三个谐振频率随谐振腔结构参数的变化曲线由图2给出。图2(a)绘出了图1结构的谐振腔前三个谐振频率随谐振腔外围尺寸La变化的曲线,并与不加载倒F型枝节的开环谐振腔谐振频率进行比较,分别用withF和withoutF表示。从图2(a)中可以发现,谐振腔的基模谐振频率在 两种情况下基本保持一致,而高次谐振模式的频率值由于倒F型枝节的存在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可见加载倒F型枝节可以有效的降低高次谐振模式的频率值,而基模的频率可通过不加载倒F型枝节的谐振腔进行初步估计,即改变谐振腔的外围尺寸La调节基模的谐振频率。

1

倒F型枝节加载的开环谐振腔的前三个谐振频率随枝节长度L1变化的曲线由图2(b)给出。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L1的增加,高次模式频率降低,而基模的频率几乎保持不变。因此,在谐振腔外围尺寸不变的条件下,就可以通过调节枝节长度L1的值改变高次模式频率,以实现所需要的频率比。

3、倒F枝节的位置及长度对三频带通滤波器频率比的影响

改变枝节的长度参数L1,L2,位置参数Ls和L3,就可以计算出随参数L1变化的高次谐振模式频率f3,f2与基模频率f1的比值f3/f1 和f2/f1,这种设计方法的频率比的可调范围是比较大的。取Ls=7mm和17mm时,参数L1和Ls对频率比具有较大的影响,而L3=1mm和9mm时,参数L3和L2对频率比的影响相对较小。因此,在设计中可以先调节参数L1和Ls粗略的确定所需要的频率比,再改变参数L3和L2的值进行更为精确的设计,以实现设计目标。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改变倒F枝节的位置及长度可以实现各种频率比的三频带通滤波器设计,而且该种设计方法结构简单,加工容易,可广泛应用于多频无线通信系统中。


滤波

一周热门